阿氏帚形蛤

Cardiomya alcocki   Smith
   

  14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壳小型,壳质脆弱,两壳较膨胀;壳顶向前倾,位于背部中央偏后;壳的前背缘略平直,前缘略呈截形,两者以钝角相交;壳的后部有一短的喙部,末端截形,微开口,后背缘微下陷,末端上翘;壳表面遍布放射肋,其中后部4—5条特别强壮,主放射肋15—18条,另有次生肋6—8条;喙部有放射肋6条左右;壳表除放射肋外,还有比较规则的同心肋,将放射肋的肋间沟分割成格子状,肋间沟的宽度大于肋,而同心肋的肋间沟较狭窄。
壳内面白色,可以透过壳看到壳表的刻纹,其周缘锯齿状;右壳后侧齿比较厚,左壳后侧齿较薄,两者均很短;在两壳顶之前相当前侧齿的位置,壳质都有加厚,有一低矮的小结节;闭壳肌痕不明显,在后闭壳肌痕前自壳顶到后腹缘有一放射脊,其长度未达到壳的边缘。
标本测量(mm) 壳长 壳高 壳宽
11.1 8.1 3.4(左壳)
11.0 7.6 2.9(左壳)
10.0 7.4 2.8(右壳)
8.0 5.8 2.5(右壳)
标本采集地南海南沙群岛水域(图152),出现4次;都是空壳。

生物学

生态习性本种分布水深的最浅记录为731m,我们采集深度为61—1005m。
讨论在我们采到的标本中小个体(8mm以下)左壳均有短的、薄片状后侧齿,两个体长11mm的个体均未发现左壳有后侧齿的迹象,可能是由于采到的是空壳,其齿被磨损。

国外分布

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(750m),斯里兰卡(1092m),红海(562—747m),阿曼湾(73—285m)

国内分布